<世界的命运>这个游戏彷佛极度乐观,它设定在2020年人类愿意携手应对气候变暖;但上手后,我又觉得一切都是骗局,要不输了民意,要不放手污染。作为看上去高端权重的跨国 NGO 首脑,渐渐我也失去了初心⋯⋯
就让我们重新来过
我得到了一个改变世界命运的机会,将地球从资源、人口与发展的矛盾中解放出来——这款名为“Fate of the World”(《世界的命运》)的游戏,让我代表人类拯救人类。
“当环境崩坏无法被忽视,人类文明会怎样回应?”
游戏设定里,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,经济不稳,文明动荡,世界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极端的气候危机。终于,在2020年气候峰会上,“全球环境机构”(Global Environmental Organisation,简称 GEO)成立,这个跨国机构,将在所有国家的全力支持下,在最需要的地方开展行动。
我,便是 GEO 总监。
显然,这个来自2010年的游戏太乐观了,它假想2020年,全球各国从公众到政府都完全支持应对气候变化。人类的决心之大,突破了长期以来全球治理的制度瓶颈。反观2017年的现实世界,美国已经退出了《巴黎气候协定》(这是二十多年来气候大会勉强称得上不错的成果),特朗普在推特说气候变化是中国的阴谋。今天,要想在短期内成立一个类似 GEO 的全球气候变化政策机构,完全没可能。
不过,游戏向来是逃避现实、想像“如果”的乌托邦。作为长期跟踪气候变化议题的记者,有效力的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美妙不已的图景,让我蠢蠢欲动。
初上手,这款回合制的卡牌策略游戏游戏让人觉得够复杂、知识性够强。游戏把全球划为十二部分——北美、南美、欧洲、北非、南非、中东、俄罗斯、中国、日本、南亚、印度和岛国,并引入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(HDI)的概念,每个回合,玩家会根据各地区 GDP 的增长获得相应资金。资金先要在这些区域策略性地购买中介(Agent),再通过中介们实施各种策略。这意味着本质上,你可以使用的策略总是受经济限制。
在游戏中,卡片就是可供选择的策略,其中既包括一些长期方针——如投入核能和可持续能源,也有其他五花八门的短期公共政策,这些政策再按门类和技术发展的次序,细分在各地区的政治、环境、能源和福利部门之下。
每张卡片都有其优劣,有的需要长期使用才有效果,有的则只有五年期效。能源科技类的卡片最终带你进入纳米技术、人工智能、气候工程、搜索外星智能、冷聚变等等乍看高深的领域。但这些“终极解决”方案的到来非常缓慢,在等待技术更新同时,还需要平衡各个地区的其他政策。而这些社会经济政策,可能会挑战我们的道德准则:是否要用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?是否要为了维稳而强制改变整个中东的政局?是否要为了在贫困地区追求 GDP 而发展污染严重的重工业?
世界会因玩家的策略逐渐发展,而经济、社会、环境因怎样的策略才能平衡进行?应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建立优先次序?这是游戏给玩家最大的挑战。
“气候”这场当代政治游戏
在<世界的命运>里,游戏的终点是2200年,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任务模式,达成任务目标就能获胜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一着不慎就会败北:一些国家可能因为讨厌你的策略而拒绝接受 GEO 进入国门,这随即影响到你能够调动的资金,而被太多国家和地区踢走则会导致全盘失败;在另一些陷入政治动荡的国家,更可能有极端分子干脆地将“GEO总监”刺杀;更可能发生的,还是在一个世纪内,全球气温最终升高3摄氏度,这是导致大多任务失败的缘由。
我对卡片所涉及的议题不算生疏——无论是化石能源、可再生能源,还是极端气候、粮食安全。我理解针对某领域的政策,会引发连锁反应,比如发展核能源要考虑铀储备,对核能源的过分依赖可能导致能源安全的崩盘。但当游戏的网,铺在整个世界,而在照看每个地区的需求的同时,还要参考复杂的技术图表以知晓其相互联系时……我的智力和耐性,很快干涸了。
最开始,我是一个略犯傻的理想主义者。游戏提供的一些长期选项,比如减少化石能源,投入可持续能源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,我都不假思索地点下购买,却发现它们无法给经济落后的非洲带来任何助益。游戏中难度最低的任务,便是拯救非洲的经济——但单纯在新能源和环境保护上投入的话,非洲永远走不出发展怪圈;而能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,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非洲,则需要极大额现金才能买到。
接着,我又成了“对症下药”的后知后觉者。游戏过程中,每次更新策略,各个地区都会有一大批新闻、报告涌现出来,如果我陷入这些零星资讯的圈套,比如水荒治水,科技停滞再开设科技局,饥荒再发展农业,通常都会失去长期规划的的可能。
很快,我还滥用“托宾税”,被一直很支持GEO工作的欧美踢了出去。托宾税在现实世界也存在,它带着点“罗宾汉”的涵义,是一个试图减少投机,为全球性的收入再分配提供资源的税制。体现了气候谈判中所谓的“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”,也就是对温室气体排放负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,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。在游戏中,托宾税是一把双刃剑。它固然意味着玩家调动了更多的经济支援,但付钱的国家渐渐就放弃对你的支持。
只有黑化才能成功?
一次次失败后,我在网上四处寻找通关视频后。到那时,我才隐约理解了这款游戏的种种逻辑。我一直重视的减少化石能源、发展新能源固然是好的,但那必须是在经济水平和就业率等到达一定阶段之后才能推行。
而真正重要的,其实是好感度——民众喜欢你,任由你继续“执政”,你就能“为所欲为”。在不同阶段,卡片都会给出提示:这项政策是会提升、还是降低你在该区域的支持率?提升经济发展、促进社会福利,都能给你带来好感度的提升。不非得要追求好的环境,或是野生动物保护。这个逻辑把握的好的话,你甚至可以拿下看似最不可能的任务“末日博士”(Dr. Apocalypse)——在至少一个地区维系“恐怖统治”到2200年,任由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高出整整6摄氏度。
发现了吗?这款游戏到底没有脱离现实太远——政策实施者与民意,这对当代政治最基础的平衡,始终牵制我的一言一行。但是,游戏里,很多“提升”民意的方法却很极端。有关政治的策略卡片本质上都是为“维稳”,选项包括黑色行动(Black Op)到军事戒严(Martial Law)。如果一个地区(大多是北非和中东)陷入动荡,玩家可选择的策略都是以暴制暴——而这是会极大提升好感度的。反过来,底层的反对意见,如果想到传达到我这个全球环境机构总监的耳朵里的话,唯一的选择也就是抗议、战乱,并最终将我踢出局。
政治政策大多是为了维稳。游戏截图
而且,作为一个以全球视野、全球制度为基础的游戏,“全球化”这件事情在《世界的命运》中却似乎没有发生。虽然游戏将地球分区,但却没有就区域间博弈展开讨论。现实情况下,如果大力保护南美热带雨林,远在中国的猪肉供给就会受到影响——进口自美洲的大豆是养猪场最重要的饲料。但是游戏中,区域发展并不会相互影响,明明有一个全球机制,但连技术发展都无法做到互通有无。
不管怎么说,我还是赢了一次的。在麻木布置提升GDP的策略的同时,不忘加紧科技发展,偶尔给贫民百姓施舍一些社会福利。一旦有安全隐患我就使用黑色行动,也根本不会去推行对换取民意没有用处的绿色生活方式。
在《世界的命运》这款游戏中,要想有长期的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平衡,最重要的可能还是耐性——在一次次失败的过程中,形成策略,并在再次失败后获取教训,无限重来。也许对于游戏制作者而言,折磨人的游戏过程,是想让玩家意识到气候变化的“邪恶”,它一遍遍强调,气候变化不等于环境保护。但深知气候变化传播困境的我,更担心的是,这款游戏很容易让玩家觉得世界必然毁灭,恐惧加深。
所以,可以不把“世界的命运”交给游戏吗?毕竟,这个世界的命运,我们根本没有重来的机会。
相关推荐
评论 ( 条 )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